support

For general support questions.

0 questions
懒投资

懒投资由张磊创办,张磊同时担任该公司的CEO。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张磊为北京大家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CEO,同时他还是微信公众账号“大玩家”的作者,具有多次创业经历以及在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工作背景。


公司发展历程

  • 成立与定位
    “懒投资”于2014年9月上线,是一家专注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,隶属于北京大家玩科技有限公司。公司最初定位于通过互联网技术,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融资服务,降低融资门槛并提高资金流动性。

  • 融资与业务扩展
    在早期阶段,“懒投资”曾获得策源创投、源码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的2100万美元A轮融资,其旗下产品包括“懒人直投”、“智选服务”、“享乐甄选”以及“转让服务”等,力图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互联网理财及资金管理服务。

  • 风险事件
    2019年,“懒投资”爆发了严重的风险事件(俗称“爆雷”),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问题突出。据公开信披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8月31日,平台借贷余额约为34亿元人民币,其中逾期金额接近32亿元,逾期笔数达到4569笔。这一系列风险暴露问题对公司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。


现状

  • 法律与监管问题
    自爆雷事件发生以来,平台进入风控和清退阶段。媒体报道指出,相关部门已对“懒投资”的资金清退和回款兑付工作给予高度关注,并有部分监管预警。

  • 创始人相关争议
    与此同时,由于“懒投资”创始人张磊与高瓴资本创始人同名,市场上曾一度出现混淆,导致部分媒体错误关联。实际上,传闻中“张磊被边控”涉及的是“懒投资”张磊,其已于2020年底被限制高消费,但这并不代表另一家知名投资机构的创始人。

  • 当前处境
    截至目前,“懒投资”仍处于清退和法律争议过程中,平台偿付、资产清理问题尚未彻底解决。投资者利益受损、平台信誉及业务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,后续如何处置及监管部门如何介入将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。


总体来看,“懒投资”从2014年作为一家专注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起步,曾获得较大融资支持并推出多个理财产品,但因2019年的风险事件导致资金链断裂、逾期严重,目前正处于清退和纠纷阶段,未来发展充满挑战 .

2 questions
认知
9 questions
遥遥领先
2 questions
新势力汽车
1 questions
房地产
1 questions
吃瓜
1 questions
华为
1 questions
字节跳动
1 questions
小米
1 questions
小米汽车
1 questions
问界
1 questions
互联网
1 questions
xiaomiqiche

小米汽车(Xiaomi EV)是中国科技公司小米集团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,由小米智能制造业务主导,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、制造与销售。该品牌标志着小米从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扩展至智能出行领域。


一、历史沿革

  • 2021年3月,小米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,计划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,初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。
  • 2021年9月,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,法定代表人为雷军。
  • 2022年-2023年,小米建设自有工厂,推进整车研发。
  • 2023年底,小米SU7开始进入路试及量产准备阶段。
  • 2024年3月28日,小米首款电动汽车SU7正式发布,并于当日开放预订。
  • 2024年4月3日,SU7开始交付。

二、品牌定位与发展目标

小米汽车秉持“人车家全生态”的理念,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。目标是打造“未来智能出行的科技标杆”,并实现与小米手机、AIoT设备的生态互联。


三、产品概况

小米SU7

  • 车型类型:中大型纯电轿车
  • 动力系统:搭载自主研发的“V6/V6s”电机平台,以及高性能碳化硅控制器
  • 性能指标:最高续航超800公里,零百加速最快可达2.78秒(SU7 Max)
  • 智能化配置:小米Pilot自动驾驶系统、自研车机系统、澎湃OS、多屏互联等
  • 售价区间:21.59万元人民币起(截至2024年4月)

四、研发与生产

小米汽车首座智能工厂位于北京亦庄经开区,计划年产能15万辆,具备高度自动化制造能力。小米强调自研核心技术,包括电机、电池管理系统、智能驾驶算法等。


五、市场表现

  • SU7发布后引发热烈关注,官网预约订单短时间内突破10万台。
  • 媒体评价普遍积极,认为其在性能、智能化、设计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,被视为“国产高性能智能电车代表”。

六、争议与评价

  • 有评论指出其定价略低于预期,被质疑盈利能力。
  • 一些声音认为小米的品牌基因更偏向科技而非汽车,未来能否与传统车厂抗衡尚有待观察。

七、参见

  • 小米集团
  •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
  • 蔚来汽车
  • 理想汽车
  • 特斯拉

八、参考资料

  1. 小米集团2021年财报
  2. 雷军微博发布内容
  3. 财新网、小米官网新闻稿
  4. 36氪、虎嗅网、电动知家等汽车媒体报道
1 questions
孙宇晨
1 questions
滴普科技
1 questions
中日友好医院
2 questions
北京协和医学院
1 questions
  • 1 (current)